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傳統沖印體驗

成瀨心美  富爾特  尾行

第一次手沖彩負、第一次進暗房、第一次印樣


 


之前就一直想去體驗一下底片的沖片


不過因為大部分的課程都沒有假日班


不得不放棄


這次去日本玩之前難得看到有彩負沖印一日班


就眼明手快地先報了名


 


其實這真的算是體驗啦


說真的


以目前自己的拍攝量


加上也沒什麼朋友在拍底片


要自己維護一套藥水是卡難啦


 


不過在意料之外的是沒想到這個課雖短


SEVENPAR卻可以瞭解到暗房成像的原理


艾瑪羅伯茨也進一步瞭解到底片到相片的整個科學基礎


 


這次課程的要求是準備正負片各捲


本來不知何故


後來我大緻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這種安排


 


就老師所說


就科學基礎來說所有的底片都是以負像形式儲存影像


也就是說


就算是正片


其實印在底片上的一樣是負像


隻因為正片藥膜的特性不同


還有沖正片在程序上多了反轉這道手續


 


先就負片沖片的四掉程序來說


分別是:顯影、漂白、定影、穩定


顯影是讓藥膜反應出來


漂白是為了洗掉鹵化銀


定影是要讓藥膜固定不再變化


穩定則是因為前三掉藥水分別是鹹性、酸性、酸性


最後一掉用鹹性酸鹹中和底片


 


正片的部分則是在顯影和漂白中間


加上反轉、再顯影


所以底片的負像可以形容為陰陽變化


底片的反轉則是互補色,就像是五行變化


負像再經一次負像轉換


負負得正變成肉眼可辯視的正像


 


而正負沖就隻是少掉反轉、再顯影兩道手續而已


所以由此得證


坊間所謂正負沖需要更高成本要跟我們收更多錢是唬人的


事實上反而是省到兩道手續


 


再來這次課程也讓我們參觀了暗房的「印樣」


所謂印樣


就是將沖好的底片跟相紙重疊


在暗房裡印出1:1大小的正像sample


利用不同秒數試印樣,試出影像的中間調在哪邊


如此當要正式手工放相的時候才知道要不要補償顏色或明亮


很有趣的是相紙也是負像的記錄


跟底片一樣如果完全曝光是會全黑掉


所以試印樣的時候相紙被曬的秒數越高反而會越來越暗


試印樣可以利用沒有曝光的齒孔判斷出完全沒曝到光的中間調的秒數


 


課程裡老師也給我們看到很多手工放相的照片


發現其實對純光學的手工放相來說


真的完全顛覆掉之前拍底片一直以沖掃為主的看法


因為掃描器再怎麼厲害


還是沒辦法像手工放相品質這麼高


之前才會一直覺得底片粒子就是粗


Iso400以上就是不太能看


就是沒辦法跟數位成像比


 


其實底片能夠在電影院裡放到這麼大的螢幕上


畫質卻還是十分細緻


不是沒有道理


當老師給我們看許多極端範例


比如嚴重色偏的底片用放大機調回


比如嚴重過曝的底片也可以用放大機調回


Pushiso1600的底片手放後就像是iso200拍出來的東西


 


這也顛覆掉我之前對暗房的看法


因為我以前總覺得暗房的處理其實跟photoshop沒兩樣


但其實是差多囉


 


比方說嚴重色偏好了


數位檔是每一個pixel忠實記錄什麼顏色


拉回色偏有他的極限


就像自己拿著彩色筆重新著色一樣


但暗房機是純光學


可以用顏色的互補色把相片拉回正常或是自己想要的色調


 


而過曝的數位檔就像我們常看到的RGB255


曝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底片則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就算是過曝其實還是在感光層上留下了記錄


 


上完這堂課就如老師所強調的


懂暗房的人就知道超便的大陸LUCKY山寨片和高貴EKTAR底片除了粒子的先天限制外


其實進了暗房都可以是一樣的結果


所以當天我也看到一個好笑的事實


就是同學當中有一人因為自己的印樣出來整個偏黃


下課後還一直盧著助教說這捲拍壞了能不能救


 


其實他好像誤解了老師上這堂課的用意


因為老師用調性比較穩定的EKTAR為參數做印樣


所以像EXTRA400就可以看出這捲底片偏洋紅


KODAK則比較偏黃


為的其實是要讓同學們看到底片調性而已


其實如果真的放相或是經過光學掃描調整調性後


都是一樣的


就像我們花大錢送到相館請他沖掃


他並不會傻傻交給你一卷全偏紅或全偏黃的掃描檔等著被你退貨


 


不忍心潑冷水


這位同學深深被印樣的成像所迷


反而忘卻了這堂短短的課所要讓玩底片的我們瞭解的事情


 


很有趣


有機會還想多上一點課呀

正像, 定影, 漂白, 暗房, 底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